《怀化高新区》第一百一十三期第三版

发布时间: 2025-03-10 09:12信息来源:怀化市高新区

银江洞畔的旧时光 

□ 杨稳 

在记忆的浩渺长河中,总有一方天地,任时光洪流奔涌,始终如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清晰而生动。那便是银江洞,我生命的摇篮,灵魂深处永恒的眷恋。它隐匿于湖南山水之间,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炊烟,都交织着南方独有的烟火温情,承载着我童年的欢笑与泪水,成为我生命最温暖的底色。 

从铁坡镇往东步行约莫一公里,便能抵达龙脑山的龙头位置。站在龙头俯瞰,一条深不见底的深涧映入眼帘,楼下江在其间潺潺流淌,奏响自然的乐章。这里风景旖旎,植被繁茂,四季更迭,皆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沿着楼下江悠悠顺流而下,不过半里之遥,一座石拱桥横跨江面,宛如一道岁月的虹。这座桥,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由爷爷带领着父辈们和堂弟们,肩挑背扛、齐心协力筑就。往昔,此处是一座木桥,每至春雨如瀑,江水暴涨,汹涌浪涛蛮横地将木桥卷走,徒留人们的叹息。爷爷看在眼里,忧心如焚,四处奔波筹措资金,亲率三代人投身艰难修建。桥头矗立石碑,虽字迹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清晰,镌刻着为建桥慷慨解囊之人的名字,那是众人携手奋进的见证,是乡情的凝聚。桥头还有一棵高大的松柏,像忠诚的守望者,历经无数春秋,静静凝视这片土地的变迁。松柏之下,有一座小小的石头砌成的土地庙,庙身质朴无华,却满是岁月沉淀的痕迹,承载着村民们质朴的祈愿,在时光里默默诉说往昔的故事。 

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银江洞,漫山遍野便被染上了缤纷色彩。映山红热烈地绽放,将山峦装点得瑰丽夺目,我们嬉笑奔跑其间,仿佛踏入了梦幻仙境。樱桃花也不甘示弱,洁白的花瓣似雪般纷纷扬扬飘落,美得让人心醉神迷。油茶林里,洁白的油茶花星星点点,镶嵌在油绿的枝叶间,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我们折下空心茅草杆,轻轻探入花蕊,吸食藏在深处的甜蜜花蜜,甜蜜瞬间在味蕾绽放,整个世界都被这股清甜晕染得温柔起来。 

蝉鸣阵阵,奏响了夏日的乐章。杨梅熟了,一颗颗饱满的果实,像红宝石般点缀在枝头,诱惑着我们这些小馋猫。我和堂弟堂妹欢呼雀跃着冲向杨梅树,手脚并用地攀爬上去,迫不及待摘下杨梅放入口中。那酸甜的汁水瞬间在齿间迸发,酸得人眯起眼睛,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吃得嘴角沾满紫红色的汁水,活像一只只贪吃的小馋猫。山林里的野葡萄隐匿在茂密枝叶间,串串如紫宝石般晶莹剔透。我们拨开层层枝叶,找到那一串串野葡萄,轻轻摘下一颗放入口中,先是一丝酸涩,随后而来的是清甜,那是大自然独有的味道。 

而在这炽热的夏日,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卖冰棍的人出现。傍晚时分,暑气还未完全消散,当那熟悉的吆喝声“冰棍,冰棍,吃冰棍咯”悠悠传来,一群孩子瞬间如归巢的小鸟般蜂拥而上。卖冰棍的人推着自行车,车上驮着保温箱,他头戴草绳帽、脖挂白毛巾,像是给我们送来清凉的使者。五分钱一根的冰棍,带着丝丝凉意,刚一入口,那股沁爽便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舔着冰棍,感受着那一抹清凉在舌尖蔓延,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是童年夏天里最美好的回忆,是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 

农忙时节,“双抢”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天还未亮,启明星还在天边闪烁,我们便跟着大人匆匆起床,奔赴田间。晨光熹微中,大人们熟练地挥动镰刀,将水稻割下。我们小孩子也有自己的任务,把割下的水稻,双手高高挥舞,用力拍打在护筒上,稻谷便簌簌落下。劳作间隙,我们还会把打完稻谷的稻草支起来,堆成一个个可爱的草垛。而那打完稻谷的护筒,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宝贝”。楼下江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我们总喜欢把护筒当成小船,小心翼翼地坐在里面,在浅浅的溪水中嬉戏,感受着水流的轻抚,欢笑声在溪面上回荡。 

秋风带着丝丝凉意,悄然吹过,山林宛如被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八月瓜,我们口中的“八月炸”,渐渐成熟。它们藏在藤蔓之间,起初是青绿色,待到成熟时,果皮自然裂开,露出里面洁白的果肉,就像大自然特意为我们打开的甜蜜盲盒。我们在山林中仔细搜寻,一旦发现,便兴奋地欢呼,迫不及待地摘下,品尝那软糯香甜的果肉,甜蜜滋味在舌尖散开,让人心生欢喜。猕猴桃也挂满枝头,毛茸茸的,像一个个小绒球藏在枝叶间。我们穿梭在猕猴桃树下,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采摘。刚摘下来的猕猴桃还有些硬,我们便把它们和谷糠放在一起,过上几天,猕猴桃变得软糯香甜,咬上一口,满满的汁水,酸甜可口,那是秋天独有的馈赠。 

家中有棵巨大的霜打禾梨树,每至梨子成熟,馥郁的果香便飘散开来,随风远扬,很远就能闻到,引得我们垂涎三尺。年少的我们总是缺乏耐心,常常忍不住过早采食,结果被那又酸又涩的滋味“教训”一番,可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对那棵梨树满怀期待,眼巴巴地盼着它真正成熟的那一天,就像盼望着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如期而至。 

寒冬腊月,银江洞被皑皑白雪覆盖,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但在这宁静之下,却处处涌动着过年的热闹与温馨。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为新年做着准备。 

大人们早早地开始杀年猪,那是一年辛勤劳作的见证,也是对新年富足的期许。新鲜的猪肉被精心分割,一部分用来制作美味的腊肉。将猪肉用盐巴、香料细细揉搓,腌制几天后,便挂在火塘上方,用烟火慢慢熏烤。袅袅青烟中,肉香逐渐弥漫开来,那是家的味道,是新年的味道。制作豆腐、打糍粑、炒瓜子花生大人们要忙碌到除夕前。 

除夕那天,贴春联、放鞭炮,整个银江洞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夜晚,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守望着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晨曦微露,孩子们便如欢快的小鹿般从床上一跃而起,迫不及待地开启这充满喜庆与欢乐的新年第一天。他们手中紧紧攥着各式各样的袋子,这些袋子承载着对新年礼物的期待,更承载着满心的欢喜。 孩子们挨家挨户去拜年。每到一户人家,清脆的“新年好”便在屋内响起,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真诚与热情,这声声问候传递着孩子们内心最纯粹的喜悦,也将新年的祝福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在长辈们温暖的回应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装满袋子的糖果、零食,更是一份份珍贵的关爱与期许,这些收获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他们的心房 。 

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健在,叔叔婶婶和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生活中难免有争吵,有小小的不愉快,可如今回首,那些磕绊都化作了岁月里的调味剂,让那段时光愈发醇厚,充满了烟火气。 

那些在银江洞度过的日子,简单而纯粹,虽不富裕,却满是快乐。如今,岁月变迁,曾经的老屋或许已换了模样,亲人也各自忙碌在不同的城市。但那段儿时的记忆,如同窖藏多年的美酒,愈发香醇,永远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每当忆起,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的味道,是童年的温度,是我一生都无法割舍的眷恋。它像一首悠扬的老歌,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流淌,永不落幕。

生活中的阳光与榜样 

□ 杨满梅 

在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一个人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的世界,他就是我的体育老师老公。他,不仅是我生活中的伴侣,更是我精神上的导师和榜样,用他独有的方式,教会我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 

他的身影,总是那么挺拔而充满活力。在学校里,他是孩子们眼中的“超级英雄”,总能用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体育的热爱。他不仅传授体育技能,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汗水中收获。 

在家里,他则是我的“私人教练”。每当我因工作疲惫,或是遇到生活中的小挫折时,他总能适时地出现,用他那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为我注入新的力量。他会陪我一起跑步,一起跳绳,让我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找回内心的平静。在他的陪伴下,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更学会了如何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他,还是我的“生活导师”。他告诉我,体育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面对挑战时永不言败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点,无论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是在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他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挑战中发现机遇。 

我的体育老师,他不仅是我的爱人,更是我生活中的阳光和榜样。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刻的幸福,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了他,让我有幸与他携手共度人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意与他一起,用爱和勇气,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

感受春天 

□ 周伟 

瞬间严冬已逝,季节的年轮不再停留于风花雪月的浪漫,带着迷醉的东风,拥于阳光温暖的怀抱,春天的脚步悄然跟来。 

我在满园春色中感受鸟语花香,在和风细雨里感受红情绿意,在春光明媚中感受春暖花开,在万物复苏的气象里,不由想起了唐诗中描写春景的佳句,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耳熟能详的《春夜喜雨》,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柔和与明快,而少了几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料峭。春是五彩缤纷的,既是花的海洋,又是绿的世界。春是一年辛勤耕耘的开始,蕴含着播种的欢乐,蕴藏着金色的喜悦和希望。 

喜欢漫步在春天的雨幕中,看着周围的绿叶孜孜不倦地汲取着雨露,沉浸在那一片春意盎然的氛围里,我不由自主的收起了伞,任凭小雨滴落在身上,这时一丝透过肌肤渗入内心的微凉,顿时席卷全身,那舒爽的惬意仿佛久旱的大地突遇甘霖一样,用手轻轻拭去脸上的珍珠,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伞,伴随着人群的蠕动,不断的更换着阵型,构成了一幅幅春天靓丽的风景,在记忆的海洋里留下不灭的印记! 

春天的风令人沉醉,是那样的柔和与温爽,它没有夏天的风的暴烈和干热,也没有秋风那般萧瑟,更没有冬风那般冷冽。它给人带来的就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春回大地上,小草在春风的和沐下,所展现的强大生命力! 

春天的原野上更是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嫩嫩的、绿绿的,曾记得孩提时候,一到这个时节就随妈妈到田里去采野菜,像芥菜,芹菜等,拔出来的时候,带有泥土气息的清香沁人心脾,等熟了以后,香香的、脆脆的,嚼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春天是一个动听的世界,不乏像杜鹃、黄鹂等歌唱家欢快的声音在风中摇曳,为它平添几许灵气和生机。金黄的油菜花到处盛开着,一片连一片,置身其中,感受阵阵袭来的花香,迷眩于大自然的味道。此时此刻,我们所看到的花,不再恋于赏心悦目的感觉,在辛勤的劳动人民眼里,那是丰收后从中流出来的金灿灿的菜籽油,这其中浸满了他们的血汗,也倾注着质朴的期待。他们播下的不仅仅是一片片油菜地,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一粒一粒,一缕一丝,春去秋来,年年岁岁,生生不息。他们以灵巧的双手,点缀着春天,装扮着春色。他们是春天的主宰,是春天的缔造者,更是春天的灵魂,正因为有了他们,春天才生动鲜活;有了他们,春天才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才永远是春天! 

春天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春天的自然神韵更令人向往。此情此景处,不知不觉融入到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浓浓春意和无限遐想的春景图里。我感受着春天,感受春天的点点滴滴,聆听着春天的声音,沉醉于春天的怀抱之中!

年味 

□ 张春旭 

小时候的年味,总是特别浓。那时候的春节,不仅仅是新年的开始,更是家人团聚、欢乐和希望的象征。记忆中的年味,是五彩斑斓的,是温馨而热闹的,更是让人怀念的。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回忆那些关于小时候过年的温馨片段。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而最让我期待的,就是贴对联和窗花。大人们会买来红纸,由家里的长辈亲自书写对联,每一句都是对明年的美好祝愿,我则在一旁帮忙贴窗花。窗户贴上窗花,门框贴上对联,整个家立刻就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除夕夜,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放烟花和爆竹。记得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会拿着各式各样的烟花棒,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五彩的火光映照着我们兴奋的脸庞。爆竹声声,不仅驱赶了旧年的霉运,也似乎在为新的一年敲响了希望的钟声。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家人们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从买菜到烹饪,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记忆中,那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有我最爱的红烧肉、鱼香肉丝,还有妈妈特制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那种温馨和满足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能穿上新衣服。新衣服总是要等到大年初一那天才穿,那种期待感,就像等待一个神秘的礼物。新衣的布料和颜色,都是妈妈精心挑选的,穿上新衣,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小的王子或公主,走在街上,自豪感油然而生。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我们会穿上新衣,跟着父母去亲戚家拜年。每到一家,都会收到长辈们准备的红包,虽然钱不多,但那份心意和祝福,比什么都重要。拜年不仅加深了亲戚间的感情,也让我学会了感恩和尊重。 

春节期间,街道两旁都会挂起一串串红灯笼,灯火通明,喜气洋洋。晚上,我和家人会一起散步在这样的街道上,看着那些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安宁。灯笼不仅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 

小时候的年味,是简单而纯粹的。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习俗和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的思念,一种对未来的憧憬。虽然现在长大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但每当春节来临,那些关于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总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温暖着我的心。 


春日来信 

□ 曾雪 

在寂静的冬夜,大地沉浸在被北风划过的沉睡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我在昼与夜之间来回穿梭,感受着春天的到来。然而,当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大地便迎来了一场生命的盛宴。 

春是树木的苏醒。原本冻得发僵的树干,在春风的吹拂下与行人匆忙的赶路中逐渐恢复了生机。大自然仿佛是一位巧夺天工的画家,在树梢上挥洒着绿色的调色板,为大地抹上了一层清新的颜色,冬日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像一双抚慰人心的手,轻轻抚过寒冷的世界。在寒风瑟瑟的大地上,一缕阳光带着春天的气息,给每一个彷徨的灵魂带来希望,告诉人们,无论如何寒冬终会过去,温暖必将再度回归。 

紧随其后是,花朵的盛开,沉睡的花蕾在春的呼唤下悄然绽放,宛如大地的微笑,桃花、杜鹃花、各种花朵竞相绽放,宛如彩虹跃出云端,把整个世界点缀的如诗如画,花香扑鼻,让人仿佛沐浴在一片花海之中。 

河水在春天融化的冰雪中澎拜而至,迅速奔流而下。原本冰封的溪流在阳光的照样下变的通透清澈,仿佛是大地的泪水在春风中融化,流淌成一条充满生命力的河流。 

而人们也在春天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寒冷的冬季逐渐过去,在春阳的温暖下,人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回应,也找回了自己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热爱。 

总的来说,春天是大地的复苏,是生命的奇迹,在这个季节里,大地仿佛是一位魔术师,将冬天的沉寂转化为生机盎然的画卷,让我们在春的阳光下,感受生命的奇迹,共同见证万物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