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高新区报》第一百一十四期第三版
发布时间: 2025-05-23 10:23信息来源:怀化市高新区
寻梦铁坡,邂逅山水与时光的诗章
□ 杨稳
常听人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可当我踏入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铁坡镇,才惊觉这隐匿于三镇交界处的山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清幽与灵秀,似是藏在岁月深处的一颗明珠,悄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铁坡镇,交通便利却又远离尘世的纷扰。当我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像是大地酣睡时微微隆起的脊背,在云雾的轻抚下,如梦似幻。山的轮廓线条柔和,与蓝天相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山上植被繁茂,春日,嫩绿的新芽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给群山披上一层清新的绿纱;盛夏,绿树成荫,仿佛是大自然为这片土地撑起的一把把巨大的绿伞;深秋,金黄与火红交织,那是枫叶与银杏在风中舞动的色彩;寒冬,银装素裹,山峦又多了几分静谧与庄严。沿着山路前行,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是山间的溪流,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清晰可见。溪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溪水一路欢歌,似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故事。溪边,野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为这清幽的山水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色彩。
在铁坡镇,最不能错过的便是那充满历史韵味的江坪古村。据中方县县志记载,江坪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走进古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朴的年代。古村被群山环抱,两条小溪呈“Y”字穿村而过,溪水清澈,倒映着岸边的古宅和绿树。三口鱼塘居中,并排而列,形状规整,塘边植有连排树木,微风吹过,树枝摇曳,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五个长满楠竹的小山包将盆地划分为两个半月形,村里的房屋就散落在山包周围,错落有致。
沿着残缺的青石板路前行,脚下发出“哒哒”的声响,仿佛是历史的回响。道路两旁,是古朴的窨子屋,木门斑驳,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推开一扇门,一位老人热情地招呼我进去坐坐,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那淳朴的笑容和关切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大山里的温暖与善意。在这里,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先辈们的故事。
铁坡镇的人们,世代以农耕为生,他们对土地怀着深深的敬畏与热爱。那层层叠叠的梯田,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大山里谱写的壮丽诗篇。从山脚到山顶,梯田如链似带,层层依偎,高低错落,每一处曲线都饱含着耕耘的痕迹。春种时节,农人弯腰插秧,身影在水田中映出劳作的剪影;秋收时分,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那是丰收的喜悦在田野间流淌。
在铁坡,除了令人陶醉的山水和古朴的村落,还有那丰富多样的美食。江坪油豆腐,色泽金黄,口感筋道,咬上一口,豆香四溢。据说这里的油豆腐制作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质的水源,造就了这独一无二的美味。还有那香甜可口的金秋梨,果大、皮薄、肉嫩、汁多、味甜,每一口都饱含着大自然的馈赠。以及当地的各种野菜、手工红薯粉等,每一道美食都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回味无穷。
铁坡镇,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它的山水、村落、美食和风土人情,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有着最纯粹的自然和最淳朴的生活。每一次回忆起在铁坡的时光,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春之絮语
□ 周璇
三月的风终于褪去了凛冽的锋芒,像一位蹑手轻步的访客,悄悄推开了季节的门扉。我站在窗前,看见第一缕春光正穿过梧桐树的新芽,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春天就这样不期而至,带着它特有的温柔与躁动。
城郊的田野最先感知春的讯息。农人扶着犁铧在解冻的土地上划开第一道沟壑,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潮湿的芬芳。荠菜从田埂边探出锯齿状的嫩叶,蒲公英的黄花像不小心打翻的颜料,星星点点染黄了枯草间。更远处,油菜花已经连成金色的海浪,几只白蝶在花间起起落落,翅膀上沾满花粉。这些细微的生命律动,构成了春天最本真的模样。
河岸的柳枝不知何时抽出了新芽,远看如淡绿色的烟雾笼罩着堤岸。放学归来的孩童折下柳条,笨拙地编织成环戴在头上,他们追逐的身影惊起了芦苇丛中的野鸭。老人在长椅上眯着眼晒太阳,手边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唱着越剧,唱词混着春风飘向对岸的桃林。那里,深红浅红的花朵开得正盛,偶有花瓣随风飘落,在河面激起细微的涟漪。
春雨总是不期而至。先是几滴试探性地敲打窗棂,继而便成了一场绵密的私语。雨中的城市变得朦胧,行道树的新叶被洗得发亮,街角卖青团的小摊支起蓝白相间的雨棚,蒸腾的热气裹着艾草香在雨幕中蜿蜒。放学时分,校门口突然绽开无数移动的伞花,孩子们踩着水洼的嬉笑声,是春天最活泼的注脚。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连时间都仿佛变得柔软。县城花圃店的老师傅,在茶花盆栽前修剪枯枝的动作格外轻柔;隔壁阳台上的风铃叮咚作响,隔壁的邻居正在晾晒刚洗好的碎花床单。这些平凡的瞬间,都因春天的到来而镀上了微光。
暮色降临时分,我常去舞水河边散步。岸边的油菜花开成一片黄雾,归巢的鸟雀在枝头啁啾。对岸工地的塔吊亮起警示灯,像一颗颗悬在空中的星星。春风裹挟着泥土与花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想起童年时在乡下外婆家,跟着大人们去挖春笋的清晨。那时竹叶上的露水会打湿裤脚,林间的雾气里飘着野山茶的清香。
春天终究是留不住的。当杏叶的荫蔽越来越浓,这个季节就要与我们作别。但那些被春光吻过的记忆——新焙的明前茶在杯中舒展的姿态,雨后竹林里破土而出的红菇,傍晚加班回宿舍时闻到楼下桃花的暗香——都会在往后的岁月里,成为抵御严寒的温暖凭证。
以鱼之名,得娱之乐
□ 钦杰
在生活的喧嚣中,总有一些宁静而迷人的时刻值得追寻,于我而言,钓鱼便是这样一种能让心灵得以栖息的活动。“以为鱼,喂鱼,为娱”,这简单的几个字,恰似钓鱼之趣的生动写照。
起初,钓鱼确是“以为鱼”。怀着对收获的期待,准备好精致的钓具,精心挑选鱼饵,在那水边寻得一处佳地,抛出钓线,而后便是满心期待着浮漂的动静。每一次浮漂的轻微颤动,都能撩动心中的涟漪,仿佛即将开启一场与水下精灵的神秘邂逅。当有鱼上钩时,那鱼竿传来的沉甸甸的拉力,是大自然给予的最直接回应,收获的鱼儿在阳光下闪烁着鳞片的光芒,心中满是成就感,这是钓鱼最原始的魅力,是对收获的渴望与满足。
然而,在这过程中,“喂鱼”之事也时有发生。有时鱼儿似乎只是调皮地试探,轻轻咬饵便逃之夭夭,徒留鱼饵在水中消散;有时遇到贪吃的小鱼群,鱼饵刚入水便被一抢而空,浮漂在水面上慌乱地跳动,却不见有大鱼上钩。但即便如此,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争抢食物,那灵动的身姿穿梭于波光粼粼之间,也是一种别样的生机与活力的展现。
渐渐地,我发现钓鱼真正的妙处在于“为娱”。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与纷扰喧嚣,置身于宁静的水域之畔,听微风拂过水面的轻柔声响,看岸边垂柳依依的摇曳身姿,闻空气中弥漫的泥土与水草的芬芳气息。在等待鱼儿上钩的漫长时光里,思绪得以放空,平日里的烦恼与压力都被抛诸脑后,心灵仿佛被这一汪清水洗涤,变得澄澈而平静。此时,是否有鱼上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山水之间,享受那份独处的宁静与内心的愉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钓鱼之乐,在鱼,更在娱;在收获,更在心境。它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
哪吒2自我认知 与成长的灵魂叩问
□ 李圣才
当哪吒踩着风火轮,在IMAX巨幕上划出耀眼的轨迹,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人的青春在银幕上燃烧。《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年轻人在成长道路上的迷茫与觉醒。影片中哪吒与敖丙的镜像关系,恰如现代年轻人内心世界的两面:一面是桀骜不驯的叛逆,一面是循规蹈矩的克制。这种内在的矛盾与挣扎,构成了当代青年最真实的精神图景。
一、镜像人生:哪吒与敖丙的双重隐喻
哪吒与敖丙的关系设定极具深意。一个是天生反骨的魔丸,一个是肩负重任的灵珠,他们的命运从出生起就被打上了对立的烙印。这种对立不仅仅是简单的正邪之分,更是两种不同人生选择的象征。哪吒代表着打破常规、追求自我的勇气,敖丙则象征着承担责任、遵守规则的担当。
在当代社会,年轻人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困境。是选择安稳的工作还是追逐梦想?是顺从社会的期待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这种选择困境在影片中被具象化为哪吒与敖丙的对抗与和解。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本心。
镜像关系的深层含义在于,哪吒与敖丙其实是彼此的另一面。哪吒的叛逆中藏着对认可的渴望,敖丙的克制中压抑着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双重性正是现代年轻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二、成长之痛:打破宿命的勇气
哪吒的成长历程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从被世人误解到自我放逐,从反抗命运到接纳自我,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坚定。这种成长轨迹与当代年轻人的经历何其相似。我们都曾经历过迷茫期,都曾质疑过自己的价值,都曾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
影片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不仅是对宿命的反抗,更是对自我认知的觉醒。这种觉醒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它意味着要直面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软弱,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独特。在当今社会,这种勇气显得尤为珍贵。
打破宿命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但这种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就像哪吒必须经历天劫的考验才能获得新生,年轻人也需要在现实的磨砺中完成自我的蜕变。
三、自我救赎:寻找生命的意义
哪吒的救赎之路始于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当他不再执着于他人的评价,开始正视自己的价值时,他找到了真正的力量。这种自我认知的过程,对当代年轻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标准所左右,而忽视了内心的声音。
影片通过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是什么,而在于你选择成为什么。这种选择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哪吒选择牺牲自己拯救陈塘关,还是敖丙选择背叛龙族帮助哪吒,都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哪吒最终能够打破天劫,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意义,正是当代年轻人最需要的精神支柱。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哪吒2》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一面照见自我的明镜。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都在经历着成长的阵痛。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在认清现实后依然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当我们能够像哪吒一样,在混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我们就能完成属于自己的救赎,书写出独一无二的人生篇章。这或许就是《哪吒2》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用脚步丈量“三八”妇女节的浪漫
□ 吴湘怀
在时光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日子如同璀璨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三八”妇女节便是其中之一。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对于怀化国际陆港运动俱乐部的跑步爱好者而言,今年的妇女节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意义。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38.38公里的奔跑,搭配520的浪漫配速,清晨5点20分准时出发,为这个节日镌刻下别样的印记。
38.38公里,这个数字绝非偶然。前一个“38”,是对妇女节最直白的致敬,象征着女性于社会各个领域展现出的坚韧与力量。无论是在家庭中默默付出、守护温暖港湾的母亲、妻子,还是在职场上拼搏奋进、不让须眉的职业女性,她们的身影共同勾勒出世间最美的风景。后一个“38”,则像是对女性魅力的延展与赞美,寓意着女性在岁月的流转中,始终保有那份独特的优雅与从容。38岁不是青春的终点,而是魅力绽放的全新起点。
520的配速,蕴含着无尽的温柔与爱意。“520”谐音“我爱你”,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跑步爱好者以这样的配速奔跑,是对所有女性最深情的告白。他们迈着稳定而有力的步伐,诉说着对女性的尊重、理解与关爱。每一步落下,都是对女性辛勤付出的认可;每一次呼吸,都饱含着对女性美好未来的诚挚祝福。
选择5点20分出发,是对女性同胞尊敬与爱意的深情延续。入春之后,怀化进入多雨天气,尤其是凌晨,连续十多天细雨敲窗。然而,无论风雨如何,都无法阻挡大家炽热的心。众人准时齐聚舞水三桥桥下。前一晚通知时,有19人接龙报名,次日清晨,来了20多位跑者,各个激情澎湃,自信满满。“比参加正式的马拉松比赛还兴奋。”这是大伙儿的共同心声。“时间到,开跑!”随着群主一声令下,大家迈出坚定的步伐,这场充满意义的征程正式拉开帷幕。
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才能收获更大的快乐。值得一提的是,怀化国际陆港运动俱乐部这个跑团共有35名成员,规模虽不算庞大,但氛围十分和谐。成员的平均跑步水平在当地各大跑团中名列前茅,其中优秀的女性跑者众多,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不乏在大型赛事中获奖的佼佼者。对于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跑者来说,520的配速都能轻松驾驭。
跑步,是疲惫与快乐交织的过程。小伙伴们深知,这一路挥洒的汗水与咬牙坚持,恰似女性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跑步,面临着体力与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在这场跑步中,小伙伴们相互照应,互相鼓励,凭借个人实力和坚强意志,加上后勤保障到位,不但没有一个人掉队,好几个跑者还实现了分秒不差的目标。
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场奔跑,不只是一次体力的挑战,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完成38.38公里,保持520的配速,需用时约3小时25分才能圆满达成目标任务。跑过体会才会更深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38.38公里的每一步,何尝不是对“三八”妇女节别具一格的庆祝和对伟大女性力量的崇高礼赞。
在这个特殊的“三八”妇女节,跑步人用脚步丈量出的3838520,化作了一份独一无二、浪漫而又深刻的节日礼物。
春天
□ 张春旭
春天她悄悄地来了……
怀化的雨是懂事的,总在深夜来叩青石板。清晨推开门,石缝里的青苔已攒足了绿意,像老篾匠新编的竹席,细细密密铺到巷尾。街角卖酸萝卜的娭毑往陶坛里添新腌的萝卜条,红椒末落在白瓷碟里,竟是比映山红早开的春信。
鹤鸣洲的柳条儿最是性急,不等叶子长全,先忙着蘸水写诗。钓鱼的老者眯眼瞧着浮子,忽见涟漪里荡开一瓣桃花——原是岸上孩童摇落了早开的桃枝。对岸铁路桥下,慢火车呜呜地拖着油菜花海驶过,金黄的光斑在绿皮车厢上跳方格。
乡间的春是踩着犁铧来的。现已经趟开第一垄新泥,戴斗笠的农妇弯腰插秧,鬓角的野蔷薇比田埂上的早开半日。谁家新燕掠过梯田,翅尖掠过处,层层叠叠的明镜里便漾开云的絮语。
最妙是春夜访古商城。青石板泛着月光,雕花门楣下垂着红灯笼。酒肆里飘来甜糯的吆喝:"社饭出锅喽——"腊肉丁混着野蒜在灶上起舞,香气勾得打更人都乱了步子。忽有傩戏班子从深巷转出,桃木面具在月光下明明灭灭,鼓点惊醒了檐角沉睡的铜铃。
春深时,吊脚楼仿佛泡在烟雨里。侗家阿婆坐在织机前,梭子牵着彩线来回,织进布纹的何止是春色?对岸中学的铃声荡过江面,穿校服的少年骑着单车掠过花树,后座飘落的试卷上,还沾着几瓣未及扫去的海棠。不禁让人想到年少时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