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电子报

《怀化高新区》第六十一期第三版

发布时间: 2020-01-27 15:46信息来源:怀化市高新区

对雪峰山地区的民间艺术与人文特色研究

王诗芸

雪峰山脉,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和尾端,南起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尾翼倾伏于湖南洞庭湖区,绵亘600多公里,横跨80120公里,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那一道连绵的山脉,北达洞庭,南跨五岭,是中国地势第二级台阶标志性山脉,也是中国第二级山地向第三级丘陵地带过渡的分水岭。雪峰山是其中的主峰地带,南接邵阳、北到常德、西到怀化沅陵、东到益阳市和长沙宁乡县西部,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山。

雪峰山脚下是一座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各个民族艺术文化色彩斑斓,其有着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依靠勤劳与智慧创造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侗寨芦笙、瑶山号子、苗岭山歌、哆嘎多耶等,体现民族文化传承;侗家银项圈、侗锦,苗家银饰、蜡染,瑶族挑花及土家花头帕,体现民族服饰特点;吊脚楼、风雨桥、鼓楼,既散发着生活风情,也代表着建筑工艺。这一切,是文化也是情怀,更是雪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和艺苑术结晶。

民族民

雪峰山下的怀化,是多民族的集聚地,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侗、苗、瑶等45个少数民族,其中侗、苗族人口有170余万,占当地人口的百分之三十,是居住在怀化的主要少数民族。侗、苗族族人勤劳纯朴、爽朗豪放、能歌善舞,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培养了他们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德,他们从大自然的和音、劳动的节奏、生活的音律中创造出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民歌。流传于通道、靖州少数民族自治县的侗、苗族地区的多声部民歌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和声构成、曲调特征、表演形态等多方面都体现了侗苗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

侗族民歌主要流传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周边,这里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和喉路歌。两种不同的侗族多声部民歌在曲调特色、和声合音、表演形态等方面都有着独自的特色,表现着侗乡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侗族大歌,在音乐表现形态上有着普通大歌叙事大歌声音大歌之分,侗家人把普通大歌称之为嘎老,主要以生活劳动为题材,其表达的内容十分广泛;嘎窘”“嘎介普是叙事大歌,以表现爱情生活、民间传说为主要题材;声音大歌叫嘎索,这是一种以声音表现为主的演唱形式,歌词十分简单,以各种衬词的演唱构成优美动听的旋律与和声效果,模仿大自然中虫鸣鸟欢之合音,表现声音技巧。侗族喉路歌,是流传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乡里的无伴奏合唱,因歌中以喉路作衬词而得名。侗族喉路歌所反映的内容有叙事歌和抒情歌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一种唱历史、唱故事、唱道德的说唱形式;后者反映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喉路歌鼟的演唱分为主唱、陪唱、主陪唱,主唱和主陪唱分别由一人担任,陪唱可以由多人随着主唱的旋律演唱,演唱时声部交融一体,旋律优美,声音和谐。

苗族歌鼟主要传承在靖州侗族苗族自治县的三锹苗寨,三锹是以苗族为主的侗、汉杂居之地。是当地苗、侗族共用的酸话语言(酸话是一种非汉、非侗、非苗族的语言),在苗族歌鼟中是指歌曲的各个声部,一个声部便是一鼟,低声部为一鼟,以此类推。歌鼟是三锹苗乡多声部苗歌的总称。三锹多声民歌的形式多样,最具有特色的有茶歌、酒歌、饭歌、三音歌等,每类歌曲又有多首不同的曲调形式。茶歌、酒歌、饭歌是敬茶、劝酒、吃饭时演唱的歌曲,饭歌是用苗语演唱的单声部歌曲,其他都用酸话演唱。

侗、苗族都是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传承只能是由歌乐的形式来实现,歌乐是他们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少数民族族人用净化心灵的歌声传承历史、赞美自然、抒发情怀、表达爱情、憧憬未来,为我国民间艺术添上色彩斑斓的一笔。

神秘巫术

雪峰山下的部分土地,曾经是夜郎王国的版图,夜郎文化在这块土地曾经繁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当人面对难以描述的奇山异水和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时,困惑、恐惧中寄希望于人自身以外的力量,求得心理上的解脱与平衡。而偶尔的巧合使人们确信这种力量存在,并肆意放大,过度渲染,这就使得雪峰山下的巫术显得格外的神秘而又吸引人。

神巫,即神道与巫术。赶尸、放盅与辰州符,称为三大邪术。赶尸起源于远古炎帝讨伐中原,由于战败,大量士卒命丧疆场。为了死去士兵魂归故里,军师念动咒语,死尸站起来跟随着军师昼伏夜行,回归故乡,赶尸体现了落叶归根的乡情。放盅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未婚女子有了心上人而心上人不解风情,女子就把盅放在他的饭碗或茶杯里,对方喝了神魂颠倒,言行失常,只有找到放盅的人才能获救,条件是你得娶她。已婚女子发现丈夫移情别恋,放盅迫使丈夫回心转意。放盅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婚姻的坚决捍卫,同时也是嘲笑男人的笨拙,讽刺男人的不端。盅是什么,其说法不一,或一叶花草,或一只虫子,或一种行为。赶尸与放盅属于巫术,辰州符属于神道。辰州符用于镇邪驱鬼、降妖除怪。一张黄纸,画上看不懂的符号,俗称鬼画桃符,贴在门上阻止妖魔鬼怪,或贴在床头防止中邪,不如人意又无法解释的事情都可以贴辰州符消灾祛难。除了赶尸、放盅、辰州符,落洞也充满亦神亦巫的恐怖。落洞即女子突然失踪,神汉巫婆告知家人,该女被某处洞神娶走或看上了,嘱家人依判定的方位寻找,或作法请求洞神另择佳偶。

神道巫术渗透到雪峰文化艺术诸多层面,狮舞耍龙、婚丧喜庆、兴土木、出行都有神巫掺杂其中,傩戏更加贴近神巫。神巫文化的虚无飘渺与民间的坚信不疑,一直让人欲求其真,欲揭其秘,专家学者实地考察,新闻记者刨根问底,电视节目现场表演,但信者仍信,疑者仍疑,成了一道解不开的谜,连同体现湘西血性的上刀山、下火海、滚油锅一起,留在雪峰山下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红色土地

雪峰山令人向往,它的英雄本色是其重要原由之一。二十世纪初,镰刀斧头召唤着雪峰儿女走进共产党人的英雄行列。向警予、粟裕、滕代远、刘晓等人,都是从雪峰山出来的为民族事业作斗争的伟大英雄。他们以及许许多多投身时代潮流的雪峰儿女,是雪峰山哺育的一代人杰,撑起国家与民族的脊梁。

通道转兵赢得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迎来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曾在恭城书院运筹帷幄。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奔赴陕北,大批雪峰儿女跟着贺龙,走进松林弹雨,奔赴抗战前线。

1945年,雪峰山阻敌于山下,歼敌于山前,抗日战争最后一仗胜利告捷,八年抗战划上句号。受降纪念坊坐落在芷江㵲水河畔,见证了苦难的结束与洗雪国耻的酣畅。近半个世纪之后,日本老兵重回当年的主战场——溆浦龙潭。他们不明白,大半个中国的大山大河未能阻止他们长驱直入,唯独雪峰山让他们寸步难移,二都河让他们纷纷落水。面对一山郁郁葱葱,一河波光艳影,面对埋葬着他们同胞的坟墓,他们跪倒在地,痛哭流涕。他们不会想到,遭受过他们蹂躏、屠杀的中国人会不计前嫌,他们弃之不管的同胞尸体竟然得以入土安葬。雪峰山,既他们过不去的一道鬼门关,更是他们读不懂的一部恩仇录

不管是共产党人的光辉足迹,或是国民党人的英雄壮举,如今都是这块红色土地上的永恒记忆。

雪峰山美食

民以食为天,吃是全世界人民永恒不变的共同话题。雪峰山的子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的同时也创造了各种各样具有特色的雪峰山美食

炒仔鸭,其必备四大件——子鸭、甜酱、子姜和紫红辣椒,先将仔鸭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用武火爆炒,拌上甜酱、子姜、紫红辣椒和五花肉,加上香葱、大蒜等佐料以及鸭血粑,其味无穷。

鸭血粑,将糯米加盐水浸透,杀鸭时把鸭血淋在浸透的糯米中拌匀、压紧,再把生血粑倒扣在有茶油的碗中,蒸熟后倒出,切成一寸来长的薄片或方块,放在油锅中稍稍酥炸,然后同仔鸭拌炒,既柔韧耐嚼,又香酥可口。

焖老鸭,把老鸭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放在盛有清水的砂罐内,不加或少加食盐,再加上适量白酒,用纸将砂罐口封好,并糊上稀泥密封,用文火煨焖,吃时佐以香葱、酱油、姜米、大蒜米和麻油等。

洪江小吃有油条、甜酒、包子、粉面之外,还有灯盏粑、猪油粑、春卷、拖面、葛粉和汤圆粑等。灯盏粑,用白铁小盏盛上米浆,拌以香葱丝、香干丁、五香粉及食盐,放在油锅内炸熟。猪油粑,以面粉皮包上干笋丁、瘦肉丁、五香粉和辣椒粉及食盐,放在平底油锅内煎熟。拖面,用茼蒿或南瓜花拌上放有食盐的面浆,在油锅内炸熟。这三种系油炸小吃食品,吃时香气四溢,松脆可口。葛粉,用葛根浆炸成细条,煮熟,吃时佐以香葱、姜米、酱萝卜丁、油辣椒、胡椒粉和麻油,细骨柔韧,麻辣俱备。洪江的汤圆粑更是独具一格,其作法是先将少量米粉子烫熟,再拌和生米粉子,揉搓成细条,切成颗粒状,用茶油炒黄,然后在沸水中煮熟,吃时加上香葱、食盐、油辣椒,吃后口齿留香,余味无穷,为劳动人民最喜爱的小吃。

雪峰艺术文化与前沿

千年雪峰艺术文化,既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自成一格的独立体系。雪峰艺术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包容和向前。正是有了这样的精髓与灵魂,雪峰文化才展现出空灵与厚重、纯朴与神秘、粗犷与收敛、阳刚血性与柔美清新的地域风格,多彩多姿的民族特色,展现出传统与时尚、梦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艺术魅力,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和丰富创新的开拓精神。雪峰艺术文化一定会迎来更繁荣、更美好、更绚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以五彩斑斓的文化光焰,辉煌于三湘大地。


         月光夜

                              翟礼茂

突然爱上了夜色

它有着寂静的城市

还有懂我的月光

可是在它照耀的地方

只有我一个身影还在晃荡

。。。。。。

今夜月色真美。美丽的月色,激发了我的诗兴,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老人总会跟小孩们讲一个传说,每当傍晚月光挂在天空时,不能用手指着月亮,否则月亮爷爷会来割耳朵。那时候,确实身边有小孩子指了月亮,第二天耳鼓后有一道割伤,直到晚上跟月亮爷爷道歉才慢慢地恢复。至今为止我不知道是不是传说还是大人们编的故事。

还记得那些年,我属姊妹中力气最大的一个孩子,每当一年中舅舅种的甘蔗长高了,每次都会将它捆绑在一起,说我能抗多少就拿多少,我这“壮汉”当然扛了好几捆回家,家中姐姐就比较精灵说不去扛,我说:“你不去等我扛回来你就不要吃。”她当然就比较硬气说:“不吃就不吃。”当我扛第二捆回来时候我就看到她边看电视边吃,因为考虑到晚上我要跟她一起去看最美的夜空,莫可奈何,我真的是太难了。

舅舅家种了西瓜,一到晚上,时常跟着哥哥姐姐在地里铺上一个凉席,看上天上的银沙素绕的月光穿过被风吹的“哗哗”响的杨树叶子,寻找着夜空中长长的银河两岸各式各样的星星,每天都希望能找到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凉飕飕的阵风中,盖着被子,一个蚊子也不会有的时候,真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享受,在记忆里感觉那时候的夜色是那样的漫长而又美丽。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愚钝地我开始思考:如果一个还没有进入睡眠的人,不知道此时此刻会在想些什么,不知道是世界慢慢的在变化还是我在改变,或者是两者都在变化,我不想我能追求得到什么,不过在这个夜色里我忽然觉得最庆幸的一件事情就是,我最开始的那份初心,似乎没有怎么变。

今夜,虽然有月光,但却那样的孤独漫长。

管理的学与悟

袁宁泽

管理的学习与实践犹如攀登珠穆拉玛峰,如果事前没有掌握攀峰路线,天气状况,没有搭建探险营地,没有建订周密的计划,或者没有找到曾多次攀登,并在每个攀登阶段给予帮助和指导的爱尔巴人,任何轻举妄动之人都会一无所成、头破血流。因为管理有许多与情境和人有关的理论、感悟、智慧的结晶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能力上的差异,更多是能力背后的心态,思维方式、理念问题。即怎样看待管理?怎样面对问题?怎样定位人生?

管理与人相伴相行,始终处于动态的竞争和博弈的环境之中。因而管理永远都是复杂的,富于挑战的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

从事管理,成为优秀的管理者,除了许多的素质和技能,最为重要的是管理的热情,就是要热爱管理,将管理视为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验管理和享受管理。

管理永远与问题和挑战结伴而行。任何一家企业或单位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问题管理就如潮汐中的礁石,运行状况良好时,问题被成绩掩盖,运行状况恶化时,所有的问题会显现无遗。实际上涨潮时最容易解决问题,但此时也最容易忽视问题,等退潮时问题都出来,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也失去了,面对管理问题,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总能抓住少数几个关键问题,显得举重若轻,不显山不漏水地让大量小问题随着大问题的解决而消失;而另一种方式则是解决经常认认真真地面对所有问题,深陷于问题当中,被问题缠绕焦头烂额。人对管理的认知是如何挑战自我,解决一道管理难题,不仅是人生经历的一种体验,还是对自我学习能力的一次检验。有了这种认识,面对管理挑战不再是痛苦,而会成为一种愉悦的享受。它让我们感悟到管理的有效性和真正驾驭需要管理知识、艺术、经验和智慧的综合应用。

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管理者应享受管理,除了保持正确的态度与必要的境界外,还需要领悟管理的真谛;而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就需学习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当然管理知识浩如烟海,管理技术和技能多如牛毛,而每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还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这就使管理知识的学习变得很难把握。实际上管理的学习同经济学、自然科学等的学习一样,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论。管理面对的是实际的企业、组织和人,一般规律对他们有用,但他们往往也有独特性,这也使管理具有科学、艺术、实务和思想等多种属性,所以不能僵化地看待管理知识,在理解和运用管理知识一定要注意其使用对象的特殊性。其次,管理者手中能够应用的武器有两方面:科学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和方法以及与人有关的会随情况变化的涉及心理和行为的具有艺术特色的知识和经验。前者可以通过书本学习,后者则要通过实践或案例教学来学习和体会。再次,管理重在明确目标以及其后围绕目标选择最佳或最满意的路径,而完成这一任务除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外,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和善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最后,所谓“三人行为必有我师”,无论成功与失败,任何管理实践中都蕴含着知识和经验,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增加自己的管理知识和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就要善于观察组织及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勤于思考和提炼,日积月累也是重要途径。

管理务需求真、求善、求美,三者不可独行,必须以求真为基调,兼顾求善与求美。让管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达到“仰之弥高,钳之弥坚”的全新境界。

回乡(微小说)

/杨自西

“麻黄牯,好久回来的?”眨巴眼看到军帽老汉眼睛一亮,挪开老板椅,走到门口,擂了老汉一拳,“你咯条老黄牯,回来也不说一声?”

眨巴眼叫丁绍先,麻黄牯叫唐光良,比眨巴眼大三岁,两个人是穿开裆裤一起玩大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一年,两人都报名参军,眨巴眼体检时左眼不停地眨巴,没通过。麻黄牯到老山前线打了一仗,虽说屁股上被子弹穿了个洞,但立了二等功,后来升到营长,转业到天津。眨巴眼留在乡里,做过木匠、泥水匠,六年前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有十多年没回来了吧?”眨巴眼挪过来藤条椅,让麻黄牯坐下,“还认得路啵?”

02年运老母亲回来安葬后,就再没回来过,确实有十多年了。

“变化大得很呢!” 麻黄牯递给眨巴眼一支蓝嘴芙蓉王,“要不是那棵老枫木树,还真认不得路了。”

05年开始城市扩容,枫木湾成市中心了。” 眨巴眼朝窗外一划,“整个一片,建了好多房。山湾湾填了起来,路修得笔直笔直,又宽又亮。”

眨巴眼站起来,从壁橱格子里拿出一盒茶叶和塑料杯子,冲了一杯茶递给麻黄牯:“那年修南湖中路,规划从这里过,”眨巴眼右手在前面划过,“我说,你们看噢,这是名木古树,钉了铁牌牌的。长这么大一蔸树怕要几百年吧?”眨巴眼把窗帘全拉开,古枫树现出半边繁茂的枝叶,风中一阵阵“簌簌”声。

“林业局和城建局都来看过。后来路改到斜对面去了,隔了百把米。”眨巴眼坐回老板椅,“翠芳一起回来没?”

翠芳是麻黄牯的老婆,团政委的内侄女。也正是因为翠芳,麻黄牯转业去了天津。

“没来。”

“你结婚那年来过一次,后来翠芳就没来过了吧?”

“不怕老伙计见笑。” 麻黄牯把藤条椅拉到办公桌旁边,凑近眨巴眼,“翠芳一直生活在天津,那年跟我回家,走过枫木湾田埂,脚直打颤,双手撑着田埂移了十多步,还是我背过去的。到家里,她看到中堂里鸡和狗走来走去,一直在房门边站着,不敢坐那灰黑色的凳子。那天晚上,衣服也不脱,嫌蓝印花布铺盖脏。第二天早上,在禾堂坪踩了一团鸡屎,死活要回去。”

“难怪不愿回来。”眨巴眼指指墙上的匾牌,“村里变化你看到了吧?去年被评为市里的双文明单位。”

“确实大不一样了。下高铁,过高新区,我一路朝枫木树走过来,马路上象水洗过一样。”

“家家都不养鸡鸭了,狗也不养了。铺起地板砖,干干净净。翠芳再来,肯定不会感到恶心了。妞妞来了没?”妞妞是麻黄牯女儿,今年大二了。

“来了,先到的你家。说是这里空气好,好多树木,这期的社会实践就放在枫木湾。”




为切实解决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贯彻落实《怀化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要求,连日来,怀化高新区开发建设局重点围绕辖区建筑工地开展扬尘治理工作。